在光與構圖的交界處,「陸路_攝影空間」悄然落地。這不僅是一個攝影品牌的誕生,更是一位設計師轉身為影像創作者的過程軌跡。創辦人陸先生,過去以室內設計師身分經營設計工作室,因為對作品影像呈現的細節有著無法妥協的執著,決定親自走進鏡頭背後,打造一個真正理解設計語彙的空間攝影平台。
品牌名稱「陸路」一語雙關,不僅呼應創辦人本名,更象徵著一條屬於影像與空間之間的探索之路;英文諧音「LULU」則為品牌添上一抹親切識別。LOGO設計亦直截了當地傳遞出「空間即畫面」的理念,形象鮮明,語意清晰。

設計師的第二人生,鏡頭內外的新對話
陸路的核心宗旨,是成為設計師信賴的合作夥伴,讓設計不只在圖面與現場中發聲,也在鏡頭裡找到最合適的詮釋。與其拘泥於攝影器材本身,創辦人更在乎的是畫面的完整敘事與氛圍掌握,捕捉的不只是線條與結構,更是空間與使用者之間的關係。
攝影對他而言不只是技術,而是一場場深度的對話與理解。從與設計師溝通意圖、參與場景佈置、理解光線流動,到最終畫面成形,陸路始終走在「協作」的路上,不僅為創作者記錄成果,也為作品注入更深層的視覺價值。
主觀美學與畫面語言的重塑
創辦人坦言,從設計師到攝影師的轉變,是因為對於作品呈現有太多主觀美學的想法,難以在傳統合作中被充分實現。如今,除了拍攝自己設計的作品,他也希望能與更多設計師深入討論畫面語言,為彼此的創作注入更多詮釋的可能。
目前,陸路提供空間攝影、室內設計攝影、建築拍攝、商業空間紀錄等多項專業服務,並逐步拓展與軟裝、佈置品牌的專案合作,延伸視覺語彙的可能性。未來,品牌也將朝向多元影像敘事發展,包括時尚攝影、人像寫真、探店紀實等,讓「攝影」不只是專業,更是一種生活觀察。

打入圈內的挑戰與策略
創業之路並不輕鬆,尤其面對大多數設計公司已與攝影師長期配合的產業現實,陸路的最大挑戰在於如何讓潛在客戶知道,「設計與攝影之間,可以有更深一層的對話與合作」。創辦人選擇以作品說話、以理解打動、以信任建立長期合作基礎。
平台化思維與品牌轉譯能力的打造
陸路並不將自己定位為單一服務提供者,而是希望成為一個可持續成長的平台,一個能說設計語言、也能轉譯設計意圖的影像夥伴。他相信,影像不只是展示空間,更能賦予設計延伸價值。
而在數位時代,品牌也正積極布局網站與社群平台,期待透過清晰導流與轉換機制,搭配適切的行銷策略,讓更多設計師與空間創作者能接觸到這個誠懇而專業的新選擇。

影像,是空間精神的延伸
「我相信攝影不只是影像的紀錄,而是空間精神的延伸。」這是陸路對於影像工作的自我定義,也是他每天按下快門前最深的信念。
更多資訊請見:
Facebook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
Instagram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?hl=zh-tw